转发《市科技局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六大行动》的通知

发布时间:2009-05-19    文字大小:[ ]    来源:
中共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
转发《市科技局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
促进经济转型的六大行动》的通知
 
锡委发〔2008〕77号
 
 
各市(县)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办,市各委办局,市各人民团体,市各直属单位:
 
  市委、市政府同意《市科技局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六大行动》,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 共 无锡市委
无锡市人民政府
2008年11月22日
 

 
 
市科技局关于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六大行动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金融危机波及范围、影响越来越广。但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为我们保增长、促转型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带来了新的机遇。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必须积极应对、有力行动,在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抢抓新一轮转型发展的先发优势。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推进国家火炬计划创新试验城市建设,以科技创新创业为主线,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科技基础实力和加快创业创新创意载体建设为重点,全面启动“科技创业促进年”活动,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创业六大行动”,着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大跃升,确保到2010年率先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为无锡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到2010年:
 
  1、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500亿元,高新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5.5%以上。其中,力争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跃居全国第一;光伏太阳能产业实现产值1000亿元,居全国第一,力争培育排名世界第一的光伏龙头企业1家。全市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累计达到10个。
 
  2、全社会研究与开发投入(R&D)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其中企业R&D投入占全市比重达到85%以上。
 
  3、全市建成三创载体面积累计达到600万平方米。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流动)站、企业技术中心1000家。
 
  4、政产学研合作广度、深度不断推进,全面合作院校总数累计达到10家以上。新增“两院”院士领衔的“院士工作室”10个以上。
 
  5、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培育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创业型示范企业100家,科技孵化企业累计达到2000家以上。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00家以上。
 
  6、人才总量达到90万人以上,其中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分别达到9万人以上。累计引进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团队500个。
 
  7、确保到2010年无锡成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万件。建成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0家以上。
 
  三、具体行动
 
  为确保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国家火炬计划创新试验城市各项创建工作,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加快实现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生产制造向设计创造、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的“三大转变”。到2010年,实施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的六大行动。
 
  (一)高新产业提升行动
 
  在确保我市现有高新技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上,按照“中间分离,两端延伸”的要求,以“三谷三基地”产业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壮大能够支撑无锡未来发展、具有领先优势的一批新兴产业,加快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攀升,推动无锡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
 
  一是要加快光伏产业发展。以无锡尚德电力为龙头,加快形成覆盖太阳能电池材料及辅助材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太阳能光伏应用产品及工程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确保到2010年,全市光伏企业总数达到100家以上,太阳能电池总产能达到11000MW,产量达到8500MW,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
 
  二是要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化基地为依托,主动顺应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优化整合国家高新区现有产业资源,通过引进培育提升创新,加快形成以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为龙头,以集成电路制造业为主体,封装测试业为配套的完整产业链,力争在5年左右占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确保到2010年全市集成电路产业总量达到100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总量在国内跃居第一,形成在产业模式、产品优化、配套发展等方面与国际同步发展的高水平的集成电路产业园。
 
  三是要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创意设计、软件及服务外包等领域,新建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一批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力争新增3个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确保到2010年全市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总数达到10个。充分发挥基地的产业集群效应,加快形成较为完整的、上下游配套的产业链,加速实现资源集约利用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从而增强相关产业的持续竞争优势。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及其装备产业、生物医药、信息及数字产业(江苏数字信息产业园)等。
 
  四是要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加速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中间分离、两端延伸,走创新驱动型的发展道路。引导、鼓励和支持传统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落实国家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创新载体优化行动
 
  在确保到2010年全市创业创新创意载体面积累计达到600万平方米以上的基础上,以增强载体孵化育成功能为重点,围绕我市高新技术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着力加大各类载体内涵建设。强力推进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加速器建设,不断提高对高成长性企业、“瞪羚企业”的承载支撑能力。到2010年,全市新建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0家,科技企业加速器3-4家。2009年,设立支持重大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专项资金5000万元,重点配套支持在锡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是要全力推进江苏集成电路基地建设。以中电58所为依托,加快建设中电科技集团设计中心和国家IC测试封装服务中心。以东南大学无锡分校和科技部SoC设计服务中心为依托,加快国家ASIC(无锡)工程中心建设。以华润矽科为依托,建立无锡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中心。开展集成电路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使我市集成电路产业的科研条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推动与国际接轨的集成电路设计与嵌入式软件外包应用技术研究,为无锡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二是要全力推进无锡微纳国际创新园建设。加强与中科院合作,以“一平台、一中心”(微纳创新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微纳传感器网络应用研发中心)为核心,经过3-5年的努力,把无锡微纳国际创新园建设成为技术领先,产业链完整的微纳产业创新体系,成为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微纳电子产业升级发展的核心引擎,最终建设成为国家级微纳电子产业创新基地。在3-5年内,引进微纳设计公司20家,微纳器件、材料、系统应用等各类公司50家,引进或改造1-3家半导体代工公司,产值达到300-500亿元。
 
  三是要全力推进江苏尚德光伏技术研究院建设。以国家太阳能光伏(无锡)产业化基地为依托,跟踪光伏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方向,开展太阳能光伏及相关产品标准的研究制定、产品性能质量研究检测、新工艺的研发、规模化加工制造、信息交流服务、人才培育等,形成覆盖光伏产品研发全过程的创新支撑体系,从而使无锡成为国内领先、世界先进的光伏产业集聚区。
 
  四是要全力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实施江苏绿色船舶研究设计院、江苏集成电路研究院、风电设计研究院等重大研发机构建设。鼓励我市企业和科研院校共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增强技术辐射能力和行业带动动力。重点推进集成电路、音视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金属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实验室。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环保等领域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围绕我市优势产业,依托科研单位的科研资源优势,在集成电路、光伏太阳能、风力发电及其装备、生物医药、创意设计、知识产权等领域形成较为完善、覆盖设计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过程的专业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三)创新源头拓展行动
 
  巩固和发展具有无锡特色的政产学研合作联盟,进一步扩大“7+1”政产学研合作的品牌效应,继续在符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的重点专业领域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拥有雄厚科教实力的国内知名院校开展全面政产学研合作,积极探索与境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2009年与我市签署全面合作协议的院校达到10家,安排政产学研和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资金由2000万元扩大至1亿元。
 
  一是要培育重大技术创新源。鼓励企业运用利益机制,通过广泛的政产学研合作,实现技术源由外生性为主向内生性为主的转变,在“技术轨道”的切换中获得技术创新的后发优势。支持企业购买高校、科研院所的专长技术,并购具有特种创新能力或具有重要创新资源的创新团队、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创新企业,通过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技术的融合,实施技术追赶战略,不断增强集成重大技术创新源的能力与从低端技术向中高端技术攀升的本领。
 
  二是要加大政产学研合作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成熟度好、处于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争取在吸引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在锡设立若干个研究院。推动政府创新资源前移,突出对“创新链”前沿领域、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以及掌握关键技术技术、能够支撑相关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对我市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原创性高新技术,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引导企业提前介入。
 
  三是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重点扶持在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领域和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领域展开国际科技合作。抓住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契机,以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为主要对象,从无锡产业发展需求出发,大力组织参与重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提升主动承接国际重大技术转移的能力。制订更有力的政策,鼓励、引导跨国公司、境外高校科研院所来锡设立研究(开发)中心或分支机构,提升外资研发中心的层次。同时,积极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采取灵活方式进行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获取型等方面的境外投资。
 
  (四)创新人才集聚行动
 
  继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充分发挥“530”计划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各类配套政策措施,加快人才国际化和国际化人才集聚步伐,建设一支能够支撑无锡创新发展的高层次领军人物队伍。
 
  一是要大力实施“530”计划。继续在欧美、日韩、独联体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大“530”计划的宣传推介力度,实现持续、大力度、大规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进一步加大“530”计划的扶持和投入力度,努力使我市“人才特区”建设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二是要强力推进“530”项目产业化计划。以已落户“530”计划项目为对象,以加快实现“530”项目产业化为目标,设立“后‘530’计划”专项资金,重点实施30项以上“530”项目产业化推进计划,力争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生物医药、软件及动漫领域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加速“530”项目的“生根结果”。
 
  三是要积极优化人才引进方式。积极探索适合无锡的以“院士工作室”、“星期天科学家”等为代表的促进人才柔性流动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力争到2010年,平均每年引进高学历或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1200人以上,接受海外优秀留学人员1500人以上。不断优化创新人才的服务环境,为初到我市创业或在我市短期及兼职工作的各类创新人才提供优质便捷的生活和创业配套服务。
 
  (五)创新创业促进行动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的良好风尚,努力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将2009年确定为“科技创业促进年”,引导和鼓励全社会更加积极主动地依靠科技进步投身创新创业实践。2009年,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
 
  一是要大力建设创新创业型企业。进一步确立企业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广大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产品科技含量和行业竞争力,并通过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关键核心技术,逐步向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增值环节攀升。力争到2010年,全市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创业型企业达到100家以上,通过国家新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500家以上。
 
  二是要大力建设科技创业家队伍。加强与“530”计划的对接力度,积极在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中选拔培养科学家型的企业家,让更多的科学家成为科技创业家,努力培养和储备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懂经营会管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交流与培训,激发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提升企业家科技素养,增强企业家把握自主创新规律的能力,提高企业家领导科技研发、管理科技队伍的能力。
 
  三是要大力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弘扬“四尊四创”精神,培育科学精神、科技创业家精神和团队精神,形成勇于创新、敢于创新,鼓励竞争、宽容失败,开放包容、尊重个性,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创业文化。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各类政策措施,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努力为全社会科技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六)知识产权推进行动
 
  大力实施质量和知识产权立市战略,全面贯彻落实《无锡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纲要》,全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专利申请量累计达到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万件。建成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0家以上。
 
  一是要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鼓励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加快实施《无锡市专利保护条例》,加快中国(无锡)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作用,激励创新、保护创新,形成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着力强化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切实降低知识产权侵权风险,努力规避国际知识产权争端。
 
  二是要引导支持企业创造、运用、保护知识产权。加大对企业专利申请的资助力度,提高我市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拥有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切实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培育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加快出台专利产业化专项资助资金,大力支持专利所有人来锡实施转化和产业化。引导企业专利保护从离散保护向组合专利保护转变;专利申请从以国内申请为主向国内外申请并重转变。进一步加大无锡市专利奖的奖励力度。
 
  三是要加快构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加快完善以无锡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核心的全市知识产权与专利信息管理与服务网,加大对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扶持力度,提升服务和指导水平,不断满足全社会对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需求。举办知识产权交易(洽谈、对接)等专题活动,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贸易,加速专利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对知识产权中介机构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专利代理机构、知识产权交易机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网)等中介机构。建立与中小企业服务对接机制,引导中介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知识产权服务。